效率市場理論 Efficient market theory

法馬 (Eugene F. Fama) 於1960 年在 The journal of Finance 發表的一篇 “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: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” 論文中提出了其中一個經濟學中最重要的七大理論 —— 效率市場假說 (Efficient-market Hypothesis),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法馬的理論脈絡吧
法馬主張:在有效率的市場中,證券價格 (security price) 能充分反映 (fully reflect) 市場資訊 (market available information);換句話說,市場資訊完全透明公開,每場交易都能以最合理 (fair price) 的價格進行
效率市場模型:
模型建立於隨機漫步模型 (Random Walk Model) 基礎之上,「效率市場」概念首次出現在 Random Walks in Stock Market Prices
基本假設:
- 所有投資人都是理性的
- 價格能充分反應資訊
- 資訊的產生是隨機且獨立的
- 資訊取得是免費的、公開的
種類:強式 (strong form)、半強式 (semi-strong form)、弱式 (weak form)
1⃣ 弱式 (weak form)效率市場:表示價格僅能反應「歷史資訊」>> 打擊技術分析 (technical analysis)
2⃣ 半強式 (semi-strong form) 效率市場:表示價格反應「所有市場上的公開資訊」>> 打擊基本面分析 (fundamental analysis)
3⃣ 強式 (strong form) 效率市場:表示價格充分反應「所有市場上的未公開資訊」,此時內線消息 (inside information) 無所遁形,因此沒有人能預測市場下一步發展
若你深信效率市場假說,你在市場上應該會選擇 buy-and-hold 的被動式投資法(如買入 ETF、被動公同基金 mutual funds),因為憑藉著市面上所有的分析方法都無法預測市場接下來的波動,也沒有人有能力長期猜對市場走勢(隨機,猜對也只是一時賽到),總是打贏大盤
不相信效率市場假說的人認為:市場價格某方面是有相依性、有時較遲鈍可預測的,根據投資人獨到的投資眼光和不凡的洞見,可以判斷出市場是否被高低估 (undervalued or overvalued),進而在價差中獲利
事實上根據統計,長期而言能大敗大盤的「專業」投資人也不是多數(看對方向實在難呀~)
效率市場的反例:
反:
(1) 股神巴菲特 (Warren Buffett) 的控股公司「波克夏海瑟威」(Berkshire Hathaway)於 2008 至 2018 年間 73% 的時間常勝 S&P (標準普爾)指數
(2) 行為經濟學 (Behavioral Economics)
如果對效率市場很有興趣,想研讀法馬論文的朋友可以參考這份原文👇
最後來一段法馬小介紹:
- 出生於 1939 年 1 月 14 日,摩羯座,性別男
- Italian-American (第三代)
- 美國經濟學家、現代財金之父
- 代表理論:效率市場假說 (efficient-market hypothesis)、現代投資組合理論 (portfolio theory) 和資產定價 (asset pricing) [論文:The Behavior of Stock Market Prices]
- 學歷:法文學士 (Romance language, Tufts University)、經濟財金 MBA、經濟財金博士 (University of Chicago, Booth)
- 最大功績: 2013 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
- 興趣:風帆衝浪
小趣事:法馬在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自傳中,他敘述了一段有趣的故事,這也對於我這個教職體系下的文科生有不少啟發。法馬大學時讀的是 Romance,但他在大二時便察覺到自己對於法國文學的厭倦,也認為後續擔任高中老師的薪水不足以活口,因此他開始修了一些經濟學相關的課程。其後的大學生活法馬與文學漸行漸遠,也正式在大四時開始了他們學術之路。大學最後一年法馬在經濟學教授 Harry Ernst 的手下做股市預測分析,但那段時間他的研究並不順利,即便絞盡腦汁仍無法順利在 out-of-sample test 下的成功預測市場。
法馬訪談:
參考資料: